当前位置: 首页 > 诗词大全 > 唐朝诗词

咏蛙古诗,李白咏蛙诗原文及译文及注释

咏蛙古诗?《咏蛙》作者:毛泽东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译文:青蛙独自坐在池塘边上,形态好像一只蹲着的老虎,在池塘边的树荫下修养精神,养精蓄锐;春天到来的时候,如果青蛙不先叫唤,没有哪个虫儿敢发出声音来!那么,咏蛙古诗?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咏蛙诗原文

看这样子写的是青蛙啊。呵呵,毛泽东到底有伟人气象,把青蛙都能写出“虎踞”来。“春来我不先开口,那个虫儿敢做声”这句倒是有一统天下、天地间唯我独尊的感觉了,很大气,也很霸气,志向宏伟非凡啊。

毛泽东的诗词写得真有伟人气概,赞叹!这首倒很平实。

朱元璋的咏蛙诗原文

七言古诗 咏蛙

作者:毛泽东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东

山学堂背山面水院内便河环绕草木青葱蛙声不绝素来热爱山水的毛泽东不能不为之

怦然心动他托物言志把自己立志成为英雄豪杰的远大抱负寄

托在小小的青蛙身上为我们留下了这首理趣兼备、生动传神的咏志诗。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开篇突兀而起一只以静待动、虎虎有生气的青蛙

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此句不凡之处在于诗人发现

了青蛙身上的“虎气”、豪气。一个“独坐池塘”把青蛙那种万虫之主的英雄气概刻画得入

木三分接着用“虎踞”来借喻陡然间将青蛙的形象放大了。

此句写的是青蛙的静态它孤独地盘踞在池塘边头顶绿荫修身养性我们在这种静谧中感

到的却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在蕴积着等待着喷薄而发的时刻。

诗人用轻松而充满情趣的笔墨通过一只小小的青蛙,却表现了感人心魄的英雄情怀和壮怀激烈的宏大抱负小中见大,举重若轻。然而这 一切又是那么自然贴切丝毫看不出“故作惊人之笔”的做作。把青蛙蹲的姿态写成“如虎踞”是非常传神因为蛙蹲和虎踞这两种姿态确实酷似。而“ 虎踞”却把青蛙身上的“虎气”凸现出来了诗人赋予了“虎”的气质这种联想确是神来之笔。

杜甫咏蛙诗

春天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做声------出自 毛泽东写的《七古咏蛙 》

原文如下:

《咏蛙》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做声?

扩展资料

《七古咏蛙》是现代诗人毛泽东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七言绝句,通过对青蛙的形象和心里的描写,表现了作者想主宰国家命运、救国救民的伟大抱负。

首两句:“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是说,独自坐在池塘边上好像老虎蹲着,在树的绿荫下修养精神。写青蛙的形象和自身修养。

第二句通过写青蛙在“绿荫树下养精神”的描写,道出了自己在学校期间认真学习、刻苦钻研的情况。他争分夺秒地阅读了中外的历史、地理、社会科学和哲学方面的书籍,边读边记边批,从中寻找救国之路和成才之道。

他写过《救国图存论》、《宋襄公论》等作文,国文老师谭永春阅后批到:“视似君身有仙骨,寰观气宇,似黄河之水,一泻千里!”他的学习精神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赞扬。毛泽东还时常在黄昏的时候,与大家聚在一起,讨论时事,谈吐理想,抒发自己盼望祖国迅速富强起来的迫切心情,激励同学们为国家为民族而努力学习,将来多贡献力量。

末两句:“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春天到了,如果我不先叫唤,哪个虫儿敢发出叫声来呢!以此写出自己救国救民的雄心壮志。

七绝·咏蛙

咏蛙

毛泽东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虎踞:语出成语龙盘虎踞,汉朝刘胜《文本赋》:“条枝摧折,既剥且刊,见其文章,或如龙盘虎踞,复似鸾集凤翔。” ,像老虎一样蹲着。

浙江民间流传着咏蛙诗是明代张璁年少时被老师罚跪时所作的故事,张阁老传说的历史已有几百年之久,何联华《毛泽东诗词新探》注明咏蛙诗原作者为明代张璁,张璁原文:“独蹲池边似虎形, 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吾不先开口,那个虫儿敢作声!”

《咏蛙》是清末湖北名士郑正鹄所写,郑正鹄的原诗是:“小小青蛙似虎形,河边大树好遮阴。明春我不先开口,那个虫儿敢作声?” 见于湖北《英山县志》。

七绝·咏蛙,见于1987年7月17日《羊城晚报》徐秋良《毛泽东<咏蛙>诗》,1987年12月16日《四川广播电视报》载《毛泽东咏物诗》和1988年4月10日《中国青年报》张湘藩文。后录入高凯,于玲主编的《毛泽东大观》.至1993年12月25日《周末》载文《独坐池塘如虎踞--少年毛泽东<咏蛙>诗赏析》,认为此诗是毛泽东少年时代(在湘乡县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时写的。

七绝咏蛙是几岁写的

《七绝·咏蛙》,作者毛泽东。是一首七言绝句。

咏蛙

毛泽东1910年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踞(ju四声):蹲或坐。庾信的代表作《哀江南赋》中这样写道:“昔之虎踞龙蟠,加以黄旗紫气。”

独坐:独自坐下。刘熙的《释名》中说:“人所坐卧曰床。......小者曰独坐,主人无二,独所坐也。”

该诗通过对青蛙所处的环境和它的形象以及心态的描述,深刻地表现出毛泽东少年时期的远大抱负和博大的胸怀。既对那些富豪子弟嘲讽蔑视,又表达了年轻的毛泽东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尚还朦胧的领导群伦的英雄意识。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1910年秋,16岁的毛泽东离开家乡韶山冲,到五十里外的湘乡县东山高等小学堂去读书。

凡来东山高小读书的学生都要进行入学考试。当时学校规定考试作文题目是“言志”。多数学生写的都是尊孔读经、“学而优则仕”之类的内容,而毛泽东却联系人民的痛苦,民族的危急,祖国的前途,写出了自己立志救国救民的革命抱负。

校长李元匍阅后,大加赞赏,高兴地说:“我们学堂里取了一名建国才!”东山小学环境优美。它坐落在离城二三里的东岸坪,背依巍峨苍翠的东台山,面向碧波荡漾的连水河,左右是平展宽阔的稻田。

以上就是咏蛙古诗的全部内容,《咏蛙》的古诗如下:原文:兔边分玉树,龙底耀铜仪。会当同鼓吹,不复问官私。翻译:在月宫,蟾蜍和白兔分列于桂树的两旁;在地上,蟾蜍又显耀于地动仪龙嘴的底下。天上的、地上的蟾蜍一同呜叫起来,那就无须再问它们是官家的还是私人的了。作品赏析:这首诗很有特点,题为咏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