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嗣同的诗句?1、《狱中题壁》谭嗣同 〔清代〕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翻译:希望出亡的康有为、梁启超在逃亡中投宿时能像张俭一样受到人们的保护。希望战友们能如杜根一样忍死待机完成变法维新的大业。我自仰天大笑,慷慨赴死,因为去者和留者肝胆相照、光明磊落,那么,谭嗣同的诗句?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狱中题壁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2、除夕感怀
断送古今惟岁月,昏昏腊酒又迎年。谁知羲仲寅宾日,已是共工缺陷天。
桐待凤鸣心不死,泽因龙起腹难坚。寒灰自分终消歇,赖有诗兵斗火田。
3、似曾诗
同住莲花证四禅,空然一笑是横阗。惟红法雨偶生色,被黑罡风吹堕天。
大患有身无相定,小言破道遣愁篇。年来嚼蜡成滋味,阑入楞严十种仙。
真正的《狱中题壁》是这样的:“望门投趾思张俭,直谏陈书愧杜根。手掷欧刀仰天笑,留将公罪后人论。”戊戌变法晚期,康有为曾有攻击圆明园,软禁慈禧,屠戮顽固派大臣的方案,最终未能实现。谭嗣同诗句里的“留将公罪后人论”,坦诚地将这一未遂的方案视为“公罪”,留下后人评断。但图谋重整旗鼓的康有为、梁启超并不这么以为,他们一不以为这是“公罪”,二要建立维新党人巨大光芒的形象,三要继续破坏慈禧、荣禄等人的形象,便由梁启超操刀,将谭嗣同后两句诗“手掷欧刀仰天笑,留将公罪后人论”改为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顺带改了前两句的几个词,所以原诗就由“望门投趾思张俭,直谏陈书愧杜根。手掷欧刀仰天笑,留将公罪后人论。”变为了“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顷刻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修正之后的诗,成功地为康梁得意的宣传品,传唱百年。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出自近代谭嗣同绝命诗《狱中题壁》,原文如下: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注释:
望门投止:望门投宿。张俭:东汉末年高平人,因弹劾宦官侯览,被反诬“结党”,被迫逃亡,在逃亡中凡接纳其投宿的人家,均不畏牵连,乐于接待。事见《后汉书·张俭传》。
忍死:装死。
须臾:不长的时间。
杜根:东汉末年定陵人,汉安帝时邓太后摄政、宦官专权,其上书要求太后还政,太后大怒,命人以袋装之而摔死,行刑者慕杜根为人,不用力,欲待其出宫而释之。太后疑,派人查之,见杜根眼中生蛆,乃信其死。杜根终得以脱。
横刀:屠刀,意谓就义。
两昆仑:有两种说法,其一是指康有为和浏阳侠客大刀王五;其二为“去”指康有为(按:康有为在戊戌政变前潜逃出京,后逃往日本),“留”指自己。
译文:
望门投宿想到了东汉时的张俭,希望你们能像东汉时的杜根那样,忍死求生,坚持斗争。即使屠刀架在了我的脖子上,我也要仰天大笑,出逃或留下来的同志们,都是像昆仑山一样的英雄好汉。
扩展资料:
本诗是谭嗣同就义前题在狱中壁上的绝命诗。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
狱中题壁
望门投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
是的话给采了谢谢
谭嗣同的绝命诗是: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绝命诗 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该诗是谭嗣同就义前题在狱中壁上的绝命诗。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就发动政变,囚禁光绪皇帝并开始大肆搜捕和屠杀维新派人物。谭嗣同当时拒绝了别人请他逃走的劝告(康有为经上海逃往香港,梁启超经天津逃往日本),决心一死,愿以身殉法来唤醒和警策国人。他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诗的前两句,表达的恰恰是:一些人“望门投止”地匆忙避难出走,使人想起高风亮节的张俭;一些人“忍死须臾”地自愿留下,并不畏一死,为的是能有更多的人能如一样高风亮节的杜根那样,出来坚贞不屈地效命于朝廷的兴亡大业。诗的后两句,则意为:而我呢,自赴一死,慷慨激扬;仰笑苍天,凛然刑场!而留下的,将是那如莽莽昆仑一样的浩然肝胆之气!
以上就是谭嗣同的诗句的全部内容,谭嗣同的绝命诗是: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绝命诗 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该诗是谭嗣同就义前题在狱中壁上的绝命诗。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就发动政变,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