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夜泊的古诗?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张继。2、附原文: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译文 月已落下,乌鸦仍然在啼叫着,暮色朦胧漫天霜色。江边枫树与船上渔火,难抵我独自一人傍愁而眠。那么,枫桥夜泊的古诗?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出自唐朝诗人张继的古诗作品《枫桥夜泊》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翻译】
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 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 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赏析】
诗人在古城苏州阊门外的枫桥边上泊舟夜宿。枫桥横跨在古运河上,桥西有一座著名古刹,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因唐代诗僧寒山、拾得曾来此住持而被称为寒山寺。江南秋夜冷寂凄清的风物,庄严古刹幽远深沉的氛围,羁旅游子不绝如缕的愁思,都汇聚到诗人笔端,化作这首情深意远的名诗。
在全诗连题目在内的32字中,诗人从不同角度摄取了各具特色的众多景物——枫桥,残月,栖鸦,寒霜,枫树,渔火,古刹,客船;并在此画面上配上乌鸦啼声和古寺钟声,从而委曲、含蓄地抒写了自己的愁绪。
诗的前两句缘情布景,把勾起诗人愁思的诸多景物层次分明地逐一写出。诗人在客船中愁不成眠,他也许是倚枕,也许是临窗,抬头望见一轮秋月已在下落;在这阒寂的深夜,树上的栖鸦可能因月落前后光线明暗的变化而被惊醒,发出几声凄凉的啼鸣;夜色朦胧之中,诗人感觉到浓霜弥天,凄神寒骨。从所见(“月落”)、所闻(“乌啼”)写到所感(“霜满天”),写出了诗人对这些客观景物的感受过程。再看那江边的枫树,经霜的树叶已成深红色,联想到昔人“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伤春心”(宋玉《招魂》)之句,不禁令人伤感;江上一灯如豆的渔火,在沉沉暗夜中闪烁着点点微光,更加触发了羁旅中的诗人孤寂的情怀。
1、《枫桥夜泊》唐朝·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白话文: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白话文: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2、《天净沙·秋思》元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白话文: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游子前行。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白话文: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极度忧伤的旅人还漂泊在天涯。
3、《山行》唐朝·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白话文:弯曲的石头小路远远地伸至深秋的山巅,在白云升腾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白话文:停下马车来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霜染后枫叶那鲜艳的红色胜过二月春花。
4、《山居秋暝》唐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白话文: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白话文: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白话文: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张继。
2、附原文: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译文
月已落下,乌鸦仍然在啼叫着,暮色朦胧漫天霜色。江边枫树与船上渔火,难抵我独自一人傍愁而眠。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的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里。
注释
枫桥:在今苏州市阊门外。此题目也作《夜泊枫桥》。
夜泊: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
江枫:寒山寺旁边的两座桥“江村桥”和“枫桥”的名称。枫桥也叫封桥 。据《大清一统志》记载,桥原本不叫枫桥,这里原来是水路交通要道,是往来船只停泊的码头,由于唐以前水匪倭寇经常进犯,故当时每到夜晚都要将桥封锁起来,以策安全,因而起名叫封桥。
姑苏: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
寒山寺:在枫桥附近,始建于南朝梁代。相传因唐代僧人寒山、拾得曾住此而得名。在今苏州市西枫桥镇。本名“妙利普明塔院”,又名枫桥寺;另一种说法,“寒山”乃泛指肃寒之山,非寺名。
夜半钟声:当时僧寺有半夜敲钟的习惯,也叫"无常钟"。欧阳修《六一诗话》曾曰:“诗人贪求好句而理有不通,亦语病也。如唐人有云‘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说者亦云句则佳矣,其如三更不是打钟时。
枫桥夜泊的古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一、译文
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二、赏析
《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的作品。唐朝安史之乱后,张继途经寒山寺时写下这首羁旅诗。此诗精确而细腻地描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
此外,这首诗也将作者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充分地表现出来,是写愁的代表作。
全诗句句形象鲜明,可感可画,句与句之间逻辑关系又非常清晰合理,内容晓畅易解。不仅中国历代各种唐诗选本选入此诗,连亚洲一些国家的教科书也收录此诗。
三、创作背景
根据《唐才子传》卷三记载,张继于“天宝十二年(753)礼部侍郎杨浚下及第”,也就是说考取了进士。而就在天宝十四年一月,爆发了安史之乱,天宝十五年六月,玄宗仓皇奔蜀。
因为当时江南政局比较安定,所以不少文士纷纷逃到今江苏、浙江一带避乱,其中也包括张继。
以上就是枫桥夜泊的古诗的全部内容,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注释]1.枫桥:桥名,在今苏州城外。2.夜泊: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3.江枫:江边的枫树。4.渔火:渔船上的灯火。5.愁眠:船上的旅人怀着旅愁,难以入睡。6.姑苏:即苏州。7.寒山寺:在枫桥西一里,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