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诗词大全

小松 古诗,古诗小松原文加翻译

小松 古诗?古诗小松如下:一、原文 小松 唐代: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二、翻译 1、自小刺头深草里 松树从小就长在深草之中,它的树冠尖锐,就像针一样刺向天空。刺头,比喻松树的树冠尖锐,有如针状。深草,指松树生长的环境是深草丛生的地方。2、那么,小松 古诗?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小松诗文大意

作品原文:

小松

小松初数尺,未有直生枝。

闲即傍边立,看多长却迟。

注释:

①初:开始时,开始的部分。

②未有:没有;不曾有。《诗·大雅·绵》:“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

③傍边:近旁;附近。《百喻经·得金鼠狼喻》:“傍边愚人见其毒蛇变成真宝,谓为恒尔,复取毒蛇内著怀里。”

王建(约767-约830年),唐代诗人。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享年约六十七岁。家贫,“从军走马十三年”,居乡则“终日忧衣食”,四十岁以后,“白发初为吏”,沉沦于下僚,任县丞、司马之类,世称王司马。他写了大量的乐府,同情百姓疾苦,与张籍齐名。又写过宫词百首,在传统的宫怨之外,还广泛地描绘宫中风物,是研究唐代宫廷生活的重要材料。著有《新唐书·艺文志》、《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等皆作10卷,《崇文总目》作2卷。

小松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小松

杜荀鹤 〔唐代〕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题小松

李商隐 〔唐代〕

怜君孤秀植庭中,细叶轻阴满座风。

桃李盛时虽寂寞,雪霜多后始青葱。

一年几变枯荣事,百尺方资柱石功。

为谢西园车马客,定悲摇落尽成空。

书院二小松

李群玉 〔唐代〕

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

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竹石

郑燮 〔清代〕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新竹

郑燮 〔清代〕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冉冉孤生竹

佚名 〔两汉〕

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

与君为新婚,菟丝附女萝。

菟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

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

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

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

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

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

雪梅

卢钺 〔宋代〕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白梅

王冕 〔元代〕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雪梅·其二

卢钺 〔宋代〕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卜算子·兰

曹组 〔宋代〕

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

唐诗小松全文及译文

1、全诗意思:小松刚开始时才只有几尺高,还没有横生枝节,闲暇时就站在旁边站着看它,可它却生长很慢。

2、《小松》王建 〔唐代〕

小松初数尺,未有直生枝。

闲即傍边立,看多长却迟。

3、王建(768年—835年),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二年级上册小松古诗

古诗小松如下:

一、原文

小松 唐代: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二、翻译

1、自小刺头深草里

松树从小就长在深草之中,它的树冠尖锐,就像针一样刺向天空。刺头,比喻松树的树冠尖锐,有如针状。深草,指松树生长的环境是深草丛生的地方。

2、而今渐觉出蓬蒿

随着时间的推移,松树逐渐从草丛中显露出来,它的枝叶茂盛,已经能够与周围的蓬蒿相区别。出,超出,指松树从草丛中冒出头来。蓬蒿,指草丛中的蓬草和蒿草,这里比喻松树生长的环境。

3、时人不识凌云木

那些世俗的人不能理解凌云木的价值,他们不知道这种树木有着多么崇高的志向和目标。时人,指当时的人们,这里指那些不了解松树价值的人。凌云木,指高耸入云的树木,这里比喻松树。

4、直待凌云始道高

等到松树长成高耸入云的树木时,人们才开始称颂它的高大。直待,等到一定时间。始,开始。道,称颂,赞扬。高,高大。

松树的象征意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松树被视为不朽之树、千年之树,它代表着不屈不挠、永恒不衰的精神。因此,这首诗借松写人,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有志向、有毅力、不畏困难、追求卓越的人才的赞扬和敬意。

杜荀鹤的生平与创作

杜荀鹤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生活在唐末乱世之中,一生贫困潦倒,但他仍然坚持诗歌创作,表达了自己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于人民疾苦的关注与同情。

古诗《小松》拼音版

《小松·自小刺头深草里》作者是唐朝文学家杜荀鹤。其全文古诗如下: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前言】

诗人观察敏锐,体验深切,诗中对小松的描写,精炼传神;描写和议论,诗情和哲理,幽默和严肃,在《小松》这首诗中得到有机的统一,字里行间,充满理趣,耐人寻味。

【注释

①刺头:指长满松针的小松树。

②蓬蒿(pénghāo):两种野草。

③直待:直等到。

④凌云:高耸入云。

⑤始道:才说。

【翻译】

松树小的时候长在很深很深的草中,埋没看不出来,到现在才发现已经比那些野草(蓬蒿)高出了许多。那些人当时不识得可以高耸入云的树木,直到它高耸入云,人们才说它高。

【赏析】

《小松》借松写人,托物讽喻,寓意深长。

松,树木中的英雄、勇士。数九寒天,百草枯萎,万木凋零,而它却苍翠凌云,顶风抗雪,泰然自若。然而凌云巨松是由刚出土的小松成长起来的。小松虽小,即已显露出必将“凌云”的苗头。《小松》前两句,生动地刻画出这一特点。

以上就是小松 古诗的全部内容,松,树木中的英雄、勇士。数九寒天,百草枯萎,万木凋零,而它却苍翠凌云,顶风抗雪,泰然自若。然而凌云巨松是由刚出土的小松成长起来的。小松虽小,即已显露出必将“凌云”的苗头。《小松》前两句,生动地刻画出这一特点。“自小刺头深草里”——小松刚出土,的确小得可怜,路边野草都比它高,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