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湘江曲?1、原文:《湘江曲》【作者】张籍 【朝代】唐 湘水无潮秋水阔,湘中月落行人发。送人发,送人归,白苹茫茫鹧鸪飞。2、翻译:秋天的湘江风平浪静,宽广无际,江上月落时出外的人乘船而去。送人出外,我还得回去,面对茫茫的白苹和翻飞的鹧鸪,我惆怅无限。那么,古诗湘江曲?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有关鹧鸪的古诗
湘江曲 唐 张籍
湘水无潮秋水阔,湘中月落行人发。送人发,送人归,白苹茫茫鹧鸪飞。
闻鹧鸪 清 尤侗
鹧鸪声里夕阳西,陌上征人首尽低。遍地关山行不得,为谁辛苦尽情啼。
越中览古 唐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金殿,只今唯有鹧鸪飞。
鹧鸪 唐 郑谷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九子坡闻鹧鸪 唐 李群玉
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正穿诘曲崎岖路,更听钩輈格磔声。
曾泊桂江深岸雨,亦于梅岭阻归程。此时为尔肠千断,乞放今宵白发生。
2.李涉的《鹧鸪词》详细的诗句解析
杂曲歌辞。鹧鸪词
李涉
湘江烟水深,沙岸隔枫林。何处鹧鸪飞,日斜斑竹阴。
二女虚垂泪,三闾枉自沉。惟有鹧鸪鸟,独伤行客心。
越冈连越井,越鸟更南飞。何处鹧鸪啼,夕烟东岭归。
岭头行人少,天涯北客稀。鹧鸪啼别处,相对泪沾衣。
诗解:
浩阔漫流的湘江呵,你是那么的深邃莫测。黄沙筑成的堤岸,被一片片美丽的枫林隔开。有几只鹧鸪鸟不知从那里振翅飞出。太阳已经偏西了,江边成片的斑竹映出长长的阴影。这一切不尽使我想起瞬帝二妃 (娥皇、女英) 为候帝驾在此悲泣,而泪滴竹身,长出斑斑泪迹的故事。
鹧鸪:
湘江曲 唐 张籍
湘水无潮秋水阔,湘中月落行人发.送人发,送人归,白苹茫茫鹧鸪飞.
闻鹧鸪 清 尤侗
鹧鸪声里夕阳西,陌上征人首尽低.遍地关山行不得,为谁辛苦尽情啼.
越中览古 唐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金殿,只今唯有鹧鸪飞.
鹧鸪 唐 郑谷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九子坡闻鹧鸪 唐 李群玉
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正穿诘曲崎岖路,更听钩輈格磔声.
曾泊桂江深岸雨,亦于梅岭阻归程.此时为尔肠千断,乞放今宵白发生.
杜鹃:
杂诗 其一十二(唐·无名氏)
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早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采桑子 其八(唐·花蕊夫人)
初离蜀道心将碎,离恨绵绵,春日如年,马上时时闻杜鹃。
宿石矶(唐·元稹)
石矶江水夜潺湲,半夜江风引杜鹃。灯暗酒醒颠倒枕,五更斜月入空船。
酬乐天舟泊夜读微之诗(唐·元稹)
知君暗泊西江岸,读我闲诗欲到明。今夜通州还不睡,满山风雨杜鹃声。
暮春送人(唐·无闷)
折柳亭边手重携,江烟澹澹草萋萋。杜鹃不解离人意,更向落花枝上啼。
山中有所思(唐·王岩)
零零夜雨渍愁根,触物伤离好断魂。
《湘江曲》是唐代诗人张籍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描述湘江畔送别时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无比惆怅的思想感情。全诗语言浅白而情韵丰富。
原文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江波丝。纤指十三弦①,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②慢,玉柱斜飞雁。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③。
译文
歌女用哀筝抚弄一曲《湘江曲》,能声声萦耳,尽写湘江上的绿意。纤纤细指、十三筝弦,慢慢地将曲里的幽恨诉说。古筝的音像艺女的秋波一样漫过坐席,离愁别绪在她的手中蕴生;弹到惆怅满怀时,只见她眉头皱的很低很低。
《菩萨蛮》,唐教坊曲,原系古代缅甸乐曲,由云南传入,后用为词调。文人词始见于温庭筠词。
本词描写一位歌女秦筝曲时 “弦弦掩抑声声思”,“说尽心中无限事”的情景,十分细腻动人,这是一位内心世界极其丰富的女子,作者没有正面绘出她的外貌,但从“纤指”、“秋水”、 “春山眉黛”这些画龙点睛的侧笔,我们完全可以想见她那与心灵同样美好的容颜。本词文字华美,意浓韵远,情真调新。《全宋词》将此词归入晏几道所作,并说:“案此首别误作张子野词,见《类编草堂诗余》卷一”。
【注释】
1、十三弦:唐宋时教坊用筝均为十三弦,唯清乐用十二弦。
2、秋水:形容美目明澈如秋水,白居易《咏筝》诗:“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
3、春山眉黛:《西京杂记》:“文君姣好,眉争如望远山”,后因以山喻美人双眉,古人以黛色(青黑色颜料)画眉,故称眉黛。
《湘江曲》巧妙地融合了新意与古风,语言浅显却饱含深情。诗的起笔描绘秋日湘江的静谧景色,"湘水"与"秋水"两度出现,运用同字手法,既标识了送别的地点,又映衬了秋天的离别情绪。江面的平静与诗人心中的波澜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愁苦的情感深度。第二句"湘中月落行人发",具体揭示了黎明时分的送别时刻,"湘中"与"湘水"的重复,强化了地方特色并增添了音乐性的节奏感,体现了乐府诗流畅自然的特点。
诗的后半部分采用顶针手法,连续使用"人"、"送"、"发"和"归",形成旋律的回环,强化了送别的意绪。前部分的平和节奏在此处变为激昂,形成强烈的对比。最后一句"白苹茫茫"与开篇的秋江呼应,展现了诗人目送远去船只的感伤。"鹧鸪飞"的描绘则通过江边的动静,以鹧鸪的啼声进一步传达诗人内心的离愁与失落。这样的结尾,以景寓情,留给读者无尽的遐想。
扩展资料
《湘江曲》是唐代诗人张籍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描述湘江畔送别时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无比惆怅的思想感情。全诗语言浅白而情韵丰富。
以上就是古诗湘江曲的全部内容,《湘江曲》巧妙地融合了新意与古风,语言浅显却饱含深情。诗的起笔描绘秋日湘江的静谧景色,"湘水"与"秋水"两度出现,运用同字手法,既标识了送别的地点,又映衬了秋天的离别情绪。江面的平静与诗人心中的波澜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愁苦的情感深度。第二句"湘中月落行人发",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